|
作者:绿色发展研究部 吴艳翠
特色产业园区是培育产业新动能、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载体。《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建设一批零碳创建企业(园区),重点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广绿色制造,开发绿色产品。以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推动绿色发展对落实“零碳园区”建设、实现全市“双碳”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特色产业园区绿色转型的现状
园区低碳节能管理逐渐转型。开展碳排放数据统计监测,探索建立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和绿色低碳管理制度,深入开展低碳环保行动和节能宣传教育,增进企业对低碳环保理念的认识和参与度。
园区低碳实践经验日趋丰富。组织开展上海市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零碳企业(园区)、绿色工厂、碳达峰碳中和产业园区等各类低碳园区建设,并在零碳项目建设、零碳场景应用等积累了一定经验。
园区市场化机制逐步完善。园区与技术服务商合作机制逐步健全,同时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探索氢交易机制,面向园区企业开放可持续贷款和绿色债券等融资渠道。
二、特色产业园区绿色转型面临的新趋势、新特征
园区企业从自身降碳向产业链、供应链降碳转型,促进提升园区绿色竞争力。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下企业碳中和承诺碳排放范围扩大,碳管理对象逐步向整个供应链延伸。通过支持企业实施节能改造、零碳园区建设等,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向清洁生产、智能化转型升级。更加注重绿色供应链上下游体系信息披露,逐步实现碳排放信息动态评估和公开透明。
配套设施建设从局部向整体转型,引领园区能源资源高水平利用。因地制宜全局宏观谋划,统筹建立涵盖能源产-配-储-用全环节的综合能源系统,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统筹考虑低碳零碳建筑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近零碳工厂,构建低零碳交通体系。
技术应用从单一技术向技术协同转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资源节约技术与绿色技术有机结合,构建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经济体系。绿色技术与数智技术加速融合,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能源绿色化转型、资源循环化利用的智慧化管理。
三、特色产业园区绿色转型面临的问题与原因
一是示范引领,完善园区管理机制。加强特色产业园区主体示范作用,把握园区低碳考核与激励的关系,重点考虑园区绿色管理关键环节,包括建立本市特色产业园区碳排放算制度、完善园区碳减排与奖励考核挂钩机制、积极引导园区参与市级示范创建等。
二是统筹布局,创新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推进园区整体布局,加强能源、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等系统建设,提高配套设施供给水平。对于新建园区,探索在规划阶段将零碳能源体系、零碳交通体系的相关指标纳入园区建设要求;对于既有园区,鼓励充分利用已有项目布局新能源发电及能源存储转化等系统。
三是协同融合,逐步实现零碳技术全面市场应用。促进各项技术协同,开展低碳技术规模化应用,逐步推广零碳技术协同应用,建立虚拟数字孪生系统和零碳操作系统,对园区内水电、光伏、储能等各类能源数据进行智能化监、管、控。
四是多元引导,拓展投融资渠道。探索“政府-园区-企业”多方参与的“绿色共同体”模式,加强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结合,共同拓展绿色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绿色金融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