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经济预测研究部 许婧 夏明嘉 张伟丽
 “次元经济”是指通过开放共创培育明星IP,依托动漫、游戏等多内容形态衍生出的“二次元”文化消费业态,包含上游内容生产与IP孵化、中游内容传播与平台运营、下游衍生品开发与场景应用。随着“Z世代”消费群体崛起,次元经济正逐渐从亚文化圈层走向主流视野,成为城市流量新密码。 一、上海次元经济持续领跑 随着ChinaJoy、CCG EXPO、Bilibili World三大漫展联动,《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等国产二次元游戏掀起热潮,“洛天依”等虚拟偶像频繁亮相,上海的次元浓度已达到新高度。 上游:内容创作有爆款。内容生产是次元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和价值源头,涵盖动漫、漫画、游戏等IP制作与孵化。上海已培育出米哈游、莉莉丝等头部游戏企业,阅文集团、七猫等文学平台,绘梦动画、上海电影制片厂等影视动画机构,具备“游戏+小说+动画”全链条内容生产能力。 中游:平台流量有优势。内容运营传播通过多元渠道将二次元内容传递给目标受众,是次元IP价值释放的枢纽。上海凭借流量平台集聚、动漫会展活跃的优势,已形成覆盖多品类的线上线下传播矩阵。 下游:商业消费有活力。衍生品开发及消费场景融合是次元经济商业变现的路径和载体。上海拥有全国最多的二次元主题商场和知名品牌门店,如百联ZX创趣场、复兴岛小红书“RED LAND”次元主题空间等,二次元经济规模和消费活力位居全国前列。 综合来看,上海在上游已形成动漫、游戏等赛道爆款,中游拥有国内领先的二次元内容平台,下游探索与会展、商业融合联动,在次元赛道上持续领跑,但在IP孵化、传播运营、场景融合等方面仍有“次元壁”待突破。 二、日美次元经济具备成熟且高效的全产业链运营经验 日本是次元经济发源地,美国拥有次元IP创作与全球化运营优势,两国在内容创作、运营传播、产业变现等均具备成熟且高效的全产业链模式。 以体系化培育为核心,筑牢内容创作根基。建立渐进式IP筛选机制,日本形成“轻小说连载—漫画改编—动画制作—游戏衍生”的全流程孵化体系,以连载和读者反馈机制筛选潜力作品。开展试错与验证机制,美国迪士尼推出实验性动画短片制作计划,通过内部创意征集机制遴选项目,为创作者提供实践平台,也用于测试市场反馈。组建多元联合体开展IP创作,日本采用制作委员会模式,由创作者、动画公司、游戏公司、出版社、媒体和影像发行、周边厂商等,以同一内容IP为核心,组成IP制作联合投资体,共同承担制作成本,按比例分享收益。 以全球化网络为支撑,提升运营传播效能。构建多媒介、多载体传播体系,美国漫威宇宙通过电影、剧集、游戏剧情等多载体传播吸引不同受众。布局全球化发行网络,日本索尼通过股权合作或收购海外发行商,搭建动画全球发行体系,东映、集英社等日本IP均与索尼合作实现作品出海;美国Netflix向日本、韩国、中国等国家的动漫公司购买优质动漫版权,实现跨国IP价值共享与传播。 以多元化变现为目标,推动产业价值释放。构建多领域“次元+”消费场景,日本推动实物零售向体验消费扩展,从模型手办、音乐原声等实体产品拓展至音乐演出、密室潮玩、主题展览、沉浸式戏剧等体验场景。通过“内容旅游”激活文旅产业,日本动画普遍采用现实取景,催生出线下观光模式,当地政府与动画版权方合作制定旅游路线,打造沉浸式体验活动。 三、推动上海次元经济全产业链“破壁”的相关建议 上游:强化策源能力,打造优质二次元内容孵化生态。建设公共孵化平台或IP孵化器,构建渐进式IP筛选培育机制。探索以同一IP为核心建立联合投资体。鼓励原创内容结合海派文化、人文景观、街区风貌等本土文化基因开展创作。 中游:优化传播路径,构建二次元文化全球运营网络。加强传统媒体与内容制作企业联动,定期筛选本土优质内容开展跨媒体改编与传播,提升上海次元品牌影响力。强化游戏、动画等作品出海保障,提供语言文化适配、当地政策法规宣导、全球市场合规咨询等全方位服务。提升三大漫展国际化能级,打造全球二次元展会矩阵。 下游:深化跨界联动,拓展多元化“泛次元”融合场景。培育“次元+文旅”新业态,联动商圈、交通、酒店等场景,打造上海次元打卡路线,推动古镇等传统景区转型为国漫次元体验地。拓展“次元+体验”新场景,鼓励沉浸式戏剧、主题桌游、密室逃脱等体验业态。构建“次元+科技”新范式,积极探索元宇宙次元实验室和“AI次元助手”等创新产品工具。 2025年第8期总第1085期热点分析  2025年8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