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海经济运行情况及2009年展望
内容提要:2008年,受到国内外不利因素以及自身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影响,上海经济运行从多个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减速特征。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影响扩大,国内外经济走势更趋复杂严峻。预计上海将结束1992年以来两位数的快速增长阶段。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上海应从实际出发,主动应对,在多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将“保增长”作为主要工作任务。
2008年以来,上海经济增长自2007年的峰值逐步回落。2009年,国内外经济走势更趋复杂严峻,上海经济增速下滑风险加大。做好监测预警工作,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经济平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2008年上海经济运行分析
2008年前三季度,上海经济运行从各个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减速特征。预计第四季度上海经济将继续下滑,全年经济增长10%,增幅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
(一)2008年前三季度上海经济运行特征
在国内外不利因素以及自身经济周期性调整的综合作用下,上海经济运行呈现出明显的减速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增速双降”上。
1、生产总值和消费价格增速双降
宏观经济呈现出GDP增速持续下滑,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开始从高位回落的走势。自2007年10月达到峰值后,2008年上半年,上海GDP同比仅增长10.3%,罕见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增幅同比回落2.7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GDP增速低于10%,增幅同比回落了4.8个百分点。同时,前期持续上涨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开始回落,1-8月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上涨6.9%,增幅比上半年回落了0.2个百分点。由于上海受此轮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相对滞后,因此物价指数的回落幅度明显慢于全国。
2、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增速双降
受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深化、全球股市震荡等多重影响,上海以股市和房市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出现较大波动。1-8月,A股指数连续探底,股票成交额下降了35.7%;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了34.9%和29.1%。房价开始出现松动,土地市场大比例流标的情况开始接连出现。以工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目前也呈现出持续放缓的态势。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2%,增幅同比回落了3个百分点。六大重点发展行业工业总产值增幅同比更是回落了5.2个百分点。同时,工业投资持续下降,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不断回落。
3、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增速双降
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中,上海的消费和投资增速均偏低。1-8月,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2%,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10.3%,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住房和汽车两大消费项目需求明显放缓。全社会固定投资同比增长4.7%,增幅比上半年回升了2.4个百分点,但相比全国20%以上的增速,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显著下降。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和房地产开发三大投资领域缺乏动力。同期,上海外向型经济表现稳定,外贸出口和实际吸收外资同比分别增长24%和17.9%。
4、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速双降
伴随宏观经济的下滑,反映经济运行效益的地方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速均明显下降。5月份以来,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增速持续下滑,1-8月增幅同比回落了8.7个百分点。其中,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增幅同比下滑了11.8和30个百分点。这与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有关。1-7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0.3%,增幅同比回落3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亏损面达到29.0%,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74.2%。六大重点发展行业工业利润已连续第4个月下降,且降幅不断扩大。
(二)2008年全年上海经济增长走势预测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影响,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全球经济以及国内经济增速将继续下滑。综合国内外权威机构的预测结果,2008年全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在4%以内,中国经济增长率低于10%。上海经济与国内外经济走势相关度较高,一些具有先行指标意义的数据也预示,上海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下滑。1-9月的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9%,增幅同比下降了12.3个百分点;1-8月工业投资同比下降5.8%,延续了5月份以来的下降趋势;3-6月,上海当月发电量已经连续4个月出现下降,其中5月份的发电量下降6.2%;企业家信心指数从1季度的147.7下滑到2季度的141.2;上海财经大学发布的上海消费者预期指数2季度仅为95.9,不仅较1季度下降了7.9点,而且同比回落12.8点;央行发布的2008年第三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上海未来三个月打算买房的人数占比不足10%,低于全国13.3%的平均水平。
根据历史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体系,对上海2008年全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结果表明,2008年上海GDP增长率为10%,增幅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速全面下降,其中第三产业的增速将由2007年的15.2%回落至10.2%,出现较大幅度调整。三大需求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增幅同比回落8.1个百分点(指标预测结果见表1)。
二、2009年上海经济运行的国内外环境
2009年,上海经济增长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将继续恶化。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不断深化,“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将扩大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冲击。自加入WTO后,中国经济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在这场危机中,中国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
(一)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冲击国内投资市场
美国次贷危机持续恶化,目前已发展成“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空前深入,此次危机将必然对各国股市、汇市等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影响。美国政府救市行为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金融市场的动荡格局。一是造成对全球金融机构的冲击。目前欧洲国家已有一批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2009年,随着危机的扩散,全球将有更多金融机构卷入旋涡。二是引发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本已脆弱的全球股市将更加动荡。三是带来国际汇率的波动。美国注资救市将增加全球美元供应,从中长期看,可能会引发美元的新一轮贬值。金融风暴对我国国内经济的负面冲击也较大。股市面临继续下滑的风险,楼市显露持续趋冷的迹象;国际热钱可能出现大肆撤离的趋势;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缺乏稳定性等。
(二)全球经济周期性下行,恶化国内外贸外资环境
受次贷危机不断恶化的影响,全球经济结束了2002年以来的繁荣增长周期,目前正面临70年以来最危险的经济危机。IMF最新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甚至有25%的机率掉至3%以下水平,陷入经济衰退。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经济体将接近或步入经济衰退。IMF预测2009年美国经济增速仅为0.1%。欧洲经济几近衰退,德银预测,2008年欧元区的GDP增长率为1.2%,2009年则低为0.1%。其中英国经济已进入衰退。日本经济形势将持续恶化。新兴经济体尽管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增速均将有所放缓。全球经济放缓将使中国的外贸出口形势更加严峻。同时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直接利用外资能力也将减弱。
(三)国际国内两大经济周期共振,放大经济下滑风险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走势中,中国难以独善其身,且由于国际国内两大周期形成共振,国内经济下滑的风险被放大。一是自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外向度发生了质的变化,世界经济的走势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此轮危机中,中国受到的冲击将远远大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二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近30年的快速发展阶段,根据经济规律将进入周期性调整。但由于全球经济环境恶化,国内经济调整周期的影响将被放大。IMF预计2009年国内经济增速为9.3%;瑞信、巴克莱等机构预测增速将在8%-9%之间;渣打则预测增速将滑落至7.9%,对经济走势表示悲观。国内经济将从局部调整转向全面调整,东部经济放缓将扩展到中西部,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增速均将明显放缓。
(四)国内房地产市场进一步调整,影响宏观经济发展
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进入“量价齐跌”的调整阶段。但房地产市场问题仅刚开始显露,房价也表现为结构性下降。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因素支持,2009年,房地产市场将可能出现更深层次的全面调整,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下滑,房价全面下跌,对宏观经济将产生深远影响。一是对银行业造成沉重的打击。房地产资金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如果叠加在房地产抵押品价值、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以及房地产开发贷款三种资产上的损失,商业银行将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二是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下滑。房地产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较高,房地产市场疲软将拉低总投资增速。三是导致与房地产相关消费的萎缩。居民对商品房的消费意愿下降,将带动装潢家居用品及家电用品消费的下降。
(五)国内外经济政策趋向宽松,防止经济继续恶化
为防止经济的进一步恶化,各国政府频频出手挽救市场。美国政府斥资7000亿美元救市,欧洲各国全力挽救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俄罗斯临时停市防股市继续暴跌。随后,美国、欧洲、英国、加拿大、瑞士、瑞典以及中国联合降息。若全球局势继续恶化,各国政府将可能再次联合行动,重点关注全球银行的资本和贷款缺口问题,避免金融危机扩大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对国内而言,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成为当前经济领域最主要任务,2009年宏观政策将趋于放松。央行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继续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出台积极的财税政策,鼓励企业增收和降低成本开支,扩大居民消费等。
三、2009年经济趋势展望及主要指标预测
上海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外部环境的变化将渗透影响到上海经济的各个领域。考虑到外部环境影响的滞后性及不确定性因素的深化,2009年上海经济运行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支撑上海经济多年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房地产业、六大重点发展工业行业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走弱,同时消费和外贸出口可能背离目前稳定增长的态势。
第一,房地产业将继续向下调整。2008年,“金九银十”似乎已经远离了房地产市场。如果没有相关措施出台,2009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将继续向下调整。房地产成交量持续低迷,房价也存在下跌的可能。国外投资机构加快在沪房地产的抛售套现更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不稳定性。房地产市场的继续调整将影响银行资金安全和银行业的盈利,与房地产相关的其他行业都将受到冲击。
第二,六大重点发展工业行业缺乏后劲。在前期的高速发展后,六大重点发展工业行业后续发展缺乏动力。其中,汽车业将继续低迷增长。7月、8月上海汽车产量分别下降了25.6%和19.9%;汽车需求明显不足,7月、8月,全国乘用车在上海地区的销量分别下降3.7%和19.2%,9月上海车牌拍价跌至近7个月最低点;精品钢材制造业要扭转目前工业总产值持续下降的局面有待时日。行业低迷发展将影响工业投资增长。
第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低迷。工业投资无法扭转下降的趋势,房地产开发投资难有起色;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缺乏新的大项目。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继续低迷,不仅将影响到当年的经济增速,而且由于投资是未来若干年的产出基础,投资增长趋缓将影响未来几年的增长后劲。
第四,消费和外贸出口增速将放缓。首先,消费维持稳定增长的难度较大。2009年,居民实际收入水平难以大幅提高,同时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消费热点不热,随着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大幅回落,预计消费增速将下滑。其次,在全球经济周期性下行的情况下,上海外贸出口也将受到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增速将明显放缓。
此外,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格局下,2009年,国内股市仍可能出现大的波动,对上海的证券、金融业带来负面影响。
综合判断,2009年,由于经济增长主要因素走势更趋疲软,上海经济增速面临继续下滑风险,将结束1992年以来两位数的快速增长阶段。模型预测表明,2009年上海经济增长为9.7%(预测结果见表1)。从中长期发展来看,尽管1992年以来上海GDP增长率维持在两位数以上,但是增长曲线仍表现出有规律的周期性特征,2007 年上海经济已经达到近几年经济增长的一个高峰,根据周期性的调整,2008年起增速将回调,2009年调整的幅度更大。伴随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未来的通胀压力将继续减弱,预测2009年的CPI涨幅将回落至3.6%,PPI涨幅也将大幅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