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北京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中国首登金牌榜首。通过此次奥运会,中国收获的远远不只是这些金牌。除去经济盈利,基础建设等“硬”收获外,中国同时还取得了宝贵的“软”收获。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世界感受中国的政治文明及制度建设成就,提高了中国对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加快了中国的软实力建设。
第29届北京奥运圣火在人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缓缓熄灭,在给全球亿万人留下难以忘却美好记忆的同时,中国也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自信、成就、友谊和发展,通过北京奥运,中国的软实力获得了一次历史性的展示和提升。北京奥运会为中国对外展示国家实力、民族形象提供了平台,为中国加快国家软实力建设起到了助推作用。
一、中国软实力发展相对滞后
当前的世界已经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元化的特点,这决定了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硬实力和文化、社会制度、国民形象等方面软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水平提高,军事实力增强,国家硬实力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成为国际舞台上具有话语权的大国。但是相对于不断壮大的国家硬实力,中国的软实力发展速度却相对滞后。根据美国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和韩国东亚研究院合作的美国、中国、日本及韩国国家软实力的比较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在软实力方面远落后于美国和日本,在很多领域,中国的排名甚至还低于韩国。这表明,中国还需要加强其软实力建设,尤其是在外交、社会和文化领域。
中国软实力相对于硬实力发展的落后对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制约。近年来,世界环境舆论并没有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壮大而有所改善,反而有时还对中国发展造成一定负面约束。例如针对中国国力的提升,世界上出现了“中国威胁论”,引发其他国家和人民的不安和误解;部分发达国家利用“人权”问题丑化中国形象,遏制中国在世界影响力的提升;今年3月份在中国西藏问题上,个别国家别有用心地扭曲事实,对中国形象造成恶劣的影响。出现这些问题不仅仅有国家之间进行政治、经济竞争的原因,也反映出中国在软实力发展中的滞后及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有效沟通交流的不足。软实力建设已成为事关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决定中国是否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国际空间的关键因素。
和平崛起是中国在世界舞台发展的主题,要通过创造和平宽松多元化的国际环境取得发展,这要求中国提高其吸引力和影响力。北京奥运会把中国的文化资源、社会面貌、国民形象等方面展示在了全世界人民的面前,是树立国家品牌、民族形象的绝好机会。北京奥运会为中国将潜在的软实力资源转化成为软实力提供了平台,是中国软实力建设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换环节,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机遇。
二、奥运会助推中国多方面软实力建设
软实力是通过文化价值的感召力、政治制度的吸引力、国民形象的亲和力来影响对方从而达到自己目的的能力。奥运会举办的过程,是通过向世界展示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在政治制度建设上的进步、友好亲和的国民形象来建设中国软实力的过程,是缩小中国现有形象和理想形象差距的过程。
(一)奥运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文化的力量是国家软实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北京奥运会成功地将奥运会精神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极提高中国文化的凝聚力、辐射力和感召力。
1、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将中国文化与奥运精神融合在一起,增强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人文奥运”理念强调世界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倡导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充满友爱和平的和谐世界的创建,在集中体现和发展了奥林匹克运动以人为本的人文内涵的同时,将中国天、地、人和谐的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追求和谐的传统融合在一起。“人文奥运”理念既凸显了奥林匹克精神的人文特质,又彰显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深刻领悟和努力实践“人文奥运”理念,让世界其他各国人民感受到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共鸣,既可以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提升中国文化的感召力,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也是抓住机遇、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智慧之举。
2、北京奥运会的文化元素提升中国文化的吸引力
奥运会期间展示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民族戏曲等中国文化元素放大了中国文化的魅力。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向世界成功地推介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开幕式深入挖掘中国文化的丰富资源,用世界语言将中国的古老文化展现在世界观众的面前,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古代中国的灿烂文明,在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一精彩地展现,让世界为中国古老的文化而折服,增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3、北京奥运会的文化标志展现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
北京奥运会利用会徽、口号、吉祥物、奥运火炬等系列文化标志,展现了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借助印章形式设计的会徽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借助中国国宝熊猫、藏羚羊以及京燕、鱼等动物形象,与奥运会圣火交相辉映,融合中国五行文化理念,设计的吉祥物“福娃”,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形成有机的一体;祥云火炬、文化活动标志、环境标志、志愿者标志、体育图标、纪念邮票等系列文化标志,展示了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一面和深厚的底蕴,体现了中国文化正在通过奥运会这座桥梁走向世界。目前市场上一些限量版的奥运特许商品已经基本脱销,这也从侧面表明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及巨大的感染力已被世界普遍认同。
(二)奥运提升中国政治文明及制度建设
奥运会从来避免与政治联系在一起,但是奥运会从多方面、深层次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情况。在奥运会开始之前,中国就陷入到人权、环保、藏独等政治话题之中,但是北京奥运会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政府在政治上的成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三十年来政治建设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北京奥运会提升中国强大的国家凝聚力
北京奥运会做到了全民总动员,国民凝聚力提升,爱国热情高涨。无论机关干部、企业、商家、司机,还是普通百姓,人人都有顾全大局意识。为了确保天更蓝水更清,工厂可以搬迁,店铺可以暂停营业,随时确保平安奥运的召开。北京奥运会开幕之时,距汶川大地震只有三个月。只有强大的政治凝聚力,才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全国人民凝聚在一起,调动全国人民积极性,全力准备奥运会的召开,保证奥运会圆满成功。
2、北京奥运会提升中国外交亲合力
本届奥运会除了有204个国家和地区运动员参加外,还有超过80多个国家的首脑以及众多知名人士参加,北京奥运会成为史无前例的“外交盛宴”。如今“奥运外交”是当年中国“乒乓外交”在新时期的发展和升华,展现了和平发展中的中国开放、文明、友好、和谐的胸怀和形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谋求融入国际社会,加入各种国际组织,主导地区热点问题解决(比如朝核危机),其重要动因之一就在于渴望赢得世界的尊重与认可。这次全面开启的“奥运外交”标志着中国进入自信面对世界的新阶段。通过奥运会,将中国倡导多年的“和谐世界”理念向全世界表达出来。这无论从外交还是内政来说,都表明中国已然上升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3、北京奥运会加速中国制度建设进程
在筹备奥运的过程当中,国家管理能力,运营力,操控力都有所增强,社会公共服务的完善,城市功能的国际化进一步发展,这些都有效地保证了奥运进程,同时也推动了社会一系列公共事业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建设。比如,北京奥运使中国的环保意识大增。限制公路交通,关停建筑工地,严惩排污企业,严密监控空气质量,种植花草树木等。政府努力提高环保水平,并不是只为了这场奥运会,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北京奥运后,政府还会有更长远的环保计划和策略。
4、北京奥运会提升中国传媒素质
北京奥运会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约三万名中外记者参与报道,不但为他们随时报导体育赛事信息提供好的服务,还邀请他们监督中国的举办工作。北京举办与奥运相关的新闻发布会数十场,对自己的出错或失误公开道歉,目的是做到信息公开和透明。通过北京奥运会,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改变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让媒体记者亲身感受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监督北京奥运会的进行,做到政府政务信息公开,提高信息透明度,向世界媒体展示了中国在媒体监督方面所作的努力。
5、北京奥运会提升国家形象意识
经过北京奥运会,中国的国家形象得到了国际舆论的赞扬和高度认可,为更多国家走近中国,进而重新发现、认识和感知中国提供了良好契机。奥运会向前来参赛的运动员及各国宾客极好地展现了中国生动的一面、现代的一面、开放的一面、多元的一面。随着奥运会的举办,所有人都可以亲自感受到真实的中国:开放,包容,含蓄,大气。北京奥运会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它进一步鼓舞了中国人自我发展的信心,同时也让西方通过这场体育盛事看到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
(三)奥运提升中国国民的亲和力
国民对外的亲和力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奥运会从多方面让世界感受到了一个和善有好的中国人民形象。从奥运礼仪小姐到飞机空姐,东方女性甜美的笑容成为北京奥运会最亮丽的风景,也是中国国民亲和力提升最直接的体现。始终工作在第一线、不辞辛劳、数量众多的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让每一位来访的游客都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友好和热诚。本届奥运会总共出动了170万名志愿者,其中约10万名赛会志愿者、40万名城市志愿者、100万名社会志愿者和20万名拉拉队志愿者,他们尽职尽责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运动员和游客提供优异的服务和热诚的帮助,保证北京奥运会的顺利进行。他们向外国游客展示了中国国民的良好素质,增进了中外人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中国的国家领导人通过向公众展示个人魅力和公众亲和力,例如胡锦涛书记与日本友人进行乒乓球比赛,温家宝总理视察运动员的伤情,高层领导人到比赛现场为运动员加油等等,为中国在世界树立了和善友好、成熟自信开放的形象。
北京奥运会已经闭幕,但是其对中国国家软实力的提高并不会随着奥运会的闭幕而结束。北京奥运会加快了中国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步伐,世界通过北京奥运会了解了一个真实、近距离的开放的中国。
|